王 治 文
2009年7月,受学校派遣,我有幸到湖南省会长沙市,在湖南农业大学参加了为期两个月(2009.7.6---2009.9.6)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培训的专业是市场营销。带着与众多同行交流的期盼、带着学习新知识、开阔视野的憧憬,在暑假开始之际,我背上了行囊,乘车一日一夜,千里迢迢来到了位于长沙市的湖南农业大学培训基地。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培训基地的老师从理论到实践,都安排了详细系统的培训计划。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交叉进行,有专门研究职业教育的大学教授的精彩专题讲座,也有来自职业教育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各种实践和观摩课,期间还到了一些著名企业如三一重工、长沙双盈房地产公司等去进行实践调研。
在近2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得益匪浅。经过培训,从思想认识到知识更新上都有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业学习的收获
在湖南农业大学培训基地学习期间,基地为我们安排了《青少年抑郁—情绪的感冒》、《职教科研课题申报及运作》、《国际视野中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后进学生的教育策略》、《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师的职业倦怠》、《商务谈判》、《市场营销专题》、《兽药产品营销策略》、《市场营销》、《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其趋势分析》、《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企业营销沙盘实战》等课程的讲座,既有专业方面的课程,也有面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必须了解掌握的基本知识,在整体上给参加培训的老师的知识和观念进行了更新。
我很庆幸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重回校园重回课堂,重新做一名学生,重新学习新的专业理论知识,课上各位任课老师利用多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引联实际,各位实习指导老师不厌其烦,反复指导细心操作,加之课余学员之间的相互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所开的几门课程在我头脑中已形成较清晰的知识体系轮廓,实实在在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
二、培训心得体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次在湖南农大培训基地参加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包括了来自12个省份的28位教师。培训的同学虽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不同,个性特点迥异,但两个月的培训生活,加上真诚的交流,还是让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其实,参加培训,我不仅从基地安排的课程中收获了新知识,更主要的,我觉得来参加培训的老师本身就是我开阔视野,吸取新知识的最大的资源。所以,在课余,我与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展开了积极的交流,探讨在各个职业教育学校教学管理、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得与失,大家互相吸收长处,能够通过各自不同的教学观点和教育理念,解到各地教学的优势和长处,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1、要积极转变职教教师的教育观念
职业学校有其特殊群体和环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素质各异、心态各异,职业教育教师教学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因此,职教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
l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师生教学间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对传统教学体系下的教师来说,必须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
l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每个教师都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以分数论英雄,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考就不学,许多学生不得不尽力压制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致学生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学习必须谨小慎微,不能做与考试学习无关的事,不能凭自己的个性去从事感兴趣的事。所以,大多数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在其萌芽状态期间,就有可能被只具传统观念的教师所湮灭,在分数的标尺面前,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残忍的压制。然而,中外历史千百次地告诉我们,在传统眼光的学校里判为没出息者,日后竟出现诸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巨人,他们极大地影响、改变和震撼着整个世界,而他们早年也都被当时的学校判为“愚不可及”、“不可教也”之类。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l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传授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因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所希望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也有权对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科书提出批判性意见。教师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
2、以责任和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现在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是过去我们所称的“后进生”,即大多是学业不良而引发的问题学生,表现为:厌学,麻木,脆弱,逆反。具有以下特点:
l渴望被肯定却因为应试教育阶段成绩欠佳成为被否定的一族,是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败者”。
l大部分中职学生家庭状况普通,父母忙于谋生或文化水准低下而忽略或无力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形成或多或少的学习和生活陋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
l由于教育类型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而使中职学生直面社会和职业的选择,带来了种种困扰和心理矛盾,学生中普遍存在有自我意识强烈、人际关系紧张、理想目标模糊、道德品质低下、价值取向功利、学习能力薄弱、行为规范欠缺等现象。
湖南农业大学专职研究职业教育的夏金星教授,将后进生的形成过程大致归纳为:学习失败——性格变化——学习兴趣衰退——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亲子关系失败——交友关系失败——成为“差生”。
所以,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我们不要更多的谴责我们的学生不听话,不学习,不遵守纪律,其实,他们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和制度不断伤害的产物。对于我们的学生,我认为,如何教导他们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益之人,那么对“差生”的理解和热爱是前提,爱是教育的唯一秘诀。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关心我们的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创造学生成功的机会,改善我们的教学习惯,使教与学成为一种师生间的体验和分享。
所以,让我们做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爱人”吧,他们已经成这样了,我们就不要再抱怨什么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
让我们始终相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
3、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
所谓职业倦怠,是指由于工作环境导致身体、情绪的枯竭,是助人行业中的常见现象。2005年,我国做了一个相关调查,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行业为警察和教师。
称誉与现实的反差,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报酬的背离,教学工作的低创造性,较差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对教师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职业学校对教师的招生压力等,诸多因素之作用,就导致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他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1 生理枯竭,即整个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2才智枯竭,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感到自己只是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3情绪枯竭,无工作热情,易怒,容忍度低,对人冷漠,麻木,不肯钻研,缺乏进取心,只为工作而工作;4价值衰落,个人成就感下降,自我评价低,工作变得机械化,消极怠工,甚至离职…
教师职业倦怠常在工作约7、8年后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常因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和教师工作而起,反过来就会作用于其教学工作,降低工作质量,恶化人际关系,于是职业倦怠进一步增强,继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工作状态,导致进一步的工作恶化,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不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极强的破坏力,而且能导致教师本人发生多种生理疾病,甚至影响其家庭和个人。同时,也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会影响其直接工作的对象——学生:“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所教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
所以,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必须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适当的满足教师的需求,如物质待遇,工作环境,获取新知识的途径等,同时也要引导教师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4、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邹立君教授在讲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时讲到:“教学应该也必须走向对话,在对话中生成教学,在对话中掌握知识,在对话中达到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不断加大对该学科的硬件投入,而且更应该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改革,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三以”: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
1做到因材施教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尝试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制定实施差异化的评价尺度与考核标准,按照非统一化的衡量标准培养多样化的实用人才,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河北省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的肖长菊老师就介绍了该校的经验:在学生进校时,就将学生细分为“就业意向生”和“升学意向生”,分开教学,设置不同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考核要求和标准,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职业教育应当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使得教学过程活动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增强适应能力。其实,教学的本质就是体验加分项。比如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就实行的一种“生本教学”,即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教师每节课的授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剩余的时间由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体验与分享本节课的教学知识。
3加强实践环节
职业教育与职业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实践化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必须做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学有所用。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要让学生做到“从做中学”或“从动中学”。孔子曾说: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
比如在培训期间,基地带我们参观访问了三一职业技术学校(该校由三一重工自办),在该校内部就设置了三一重工的一个初加工车间和大量的企业淘汰下来的实训设备,学生的培养,完全按照三一重工的人才需求来做,通过大量的实训和在车间中的实习,使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分配到三一重工需求人力的各个部门。
我们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市场营销实训课程的学习,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理解,该校专门辟出面积约200平米的房间作为学生实习超市,该超市完全由学生管理,每次二年级的该专业学生就可以通过做投标书竞标,通过者自筹资金进入该超市经营,一年为限,到下一年度老经营户退出,新经营户进入,循环不止,对学生自主创业,理解所学营销知识帮助很大。
学习是教师的终生必修课。在当今国际化和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学会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做一名合格甚至优秀教师,我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感谢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重视,感谢教育部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宝贵的提高机会,我要把终身教育、劳动力本位、能力本位教育、培训理念、市场理念等永远铭记,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校职业教育尽自己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