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在东北农业大学参加了为期两个半月的“中等职业学校农艺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感谢国培给我提供了成长的机遇,也感谢东北农业大学的文化底蕴,使我学到了很多。
本次培训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包含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讲座与技能训练、参观考察、研讨与教学演练等几个方面。整个培训期间,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授课,实验室的实践,对一些单位的参观以及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水平;拓展了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进一步深入系统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和深度参加课程开发等环节,使我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发挥 “双师(能)型”专业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为能够全身心投入职业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 教育教学方面
本次培训共计安排了112课时有关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开发、职业道德、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安排了刘俊强、于广建、孙百鸣、王秀娟、谢红、陈宇飞、赵凤艳等知名教授做了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讲座,通过这宝贵的理论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十三种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觉得自己应切实转变自己陈旧的观念,转变自己的思想,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改革;在教学中切实以生为本,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二 专业知识与技能
本次培训安排了食用菌生产技术、园艺植物生产技术、 北方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实践、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绿色植保、循环农业、农业机械技术、农产品储运与加工、农学基础、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的理论讲座,聘请了刘华晶、潘凯、秦栋、樊东、杨德光、藤春红、于洪春等一系列著名的专家给我们讲授讲座。使我学习了很多
1、掌握了农艺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水平;
2、拓展了农艺各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能力。
3、专业视野得到拓宽。专家教授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农艺各专业的理论的剖析,使我也有所感悟和提升。非常好的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4、感受到了老师们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作风。每一天我们到教室上课时,任课教师已经在教室等候我们的到来,让我感动不已。老师们不但态度谦和,尊重学员,还把平时辛辛苦苦搜集的课内课外教学资料无偿的给我们拷贝,尽力满足广大学员的需求,力求用最短的时间传达最多的信息,让我们不虚此行。
5、感受到了老师们渊博的知识。他们用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每一位学员讲述各个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不仅讲得通俗易懂,还让我深受启发。对我们实施新课程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三、多形式的实践培训项目,夯实了专业技能,拓宽了专业知识结构
在培训期间此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排了各专业实训、名校及基地的参观考察。通过这宝贵的实践活动。
1、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学习了食用菌、农学、植保等相关的实验操作,让我可以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中,让我真正地接触到了实际操作的环节,让我熟悉了本专业的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4、参观了北大荒观光园、花卉市场、农产品博览会等对当地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状况和农业生产管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四、互帮互助、增强友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这次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是来自我国14个省40所中等职业院校的的一线骨干教师,三个月共同的学习生活,已经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校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好的学习环境,也为我们学员之间交流讨论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机会。令我欣慰的是,我们这期培训班里有许多优秀的老师,我们有很多的话题在一起交流和探讨,有很多的观点在一起抒发和碰撞。每一次的聆听讲座和课后交流,我们都能踊跃发言,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想法,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交流和讨论活动,我们了解各个兄弟学校发展的状况,也获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学习中互相鼓励和帮助,并且建立了长久的联系便于日后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这也将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