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生态工程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我校阅微读书社组织第三讲“碧水蓝天永处——才女萧红的坎坷人生”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来源:浏览次数:264次发表时间:2021/6/28 10:33:56

对于文学的价值或评价,见仁见智。雨果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文学是最灿烂的浪花”。郭沫若说“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作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而塑造”。叶圣陶说“文学是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使无数的心灵团结而为大心,这是文学独具有力量”。由此可见,文学是多么重要。那么怎样做好文学?鲁迅先生给出了答案:“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

2021617日,太原生态工程学校阅微读书社组织了第碧水蓝天永处——才女萧红的坎坷人生”的读书经验交流会,董林老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所得,从时代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中国文学史,最终定锚在本节女主人公萧红所在的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多种思想和文化交融,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又在不断吸收西方思想。作家作为时代的记录者,不断理解和总结这些变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思想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那个时期产生了萧红、张爱玲、丁玲、冰心等一批女作家,们作品成为了民国文化的代表。

图片1.png

董林老师详尽的介绍了萧红的生平以及创作成就,并截取《呼兰河传》的片段,让每个社员富有情感的诵读其中一段,使读书社成员更立体的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才女萧红,了解她的《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肺腑之作,她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东北边远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也展示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

通过赏析《呼兰河传片段,我们体会到萧红在其时代背景下对世事的无奈,作者通过细腻的文笔描写出了对生命的热忱。

图片2.png

文中一句“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令人震撼!作者连最简单、最起码的自由都如此向往!可见她童年处境的悲惨,但她却并没有对生活绝望,而是记录了自己唯一的和祖父玩时的快乐时光。

她的人生正如有人写到的那样“世间待她如草芥,她却怒放似玫瑰,在爱的泥泞里沉沦,却全然不悔”。

愿我们不必经历那些痛楚,却能更加珍爱生命,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