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处、室、场、组、班级: 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为切实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现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纲要》的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清晰,道德情感强烈,道德行为良好;道德意志坚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方法步骤 (一)认真学习,增强贯彻落实《纲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首先是学校领导率先学习。学校的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并研究制定本单位贯彻落实《纲要》的意见,真正做到抓领导、领导抓。其次,要在广大教师中掀起学习《纲要》的热潮;边学习边领会,边学习边对照,边学习边行动。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班团队会、主题班会、报告会、校园网、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宣传贯彻。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课堂主导渠道的作用。结合思想道德修养课、政治理论课,把《纲要》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方针讲细、讲透,使学生对《纲要》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在广大师生学习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随着中国加入 WTO,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长期性、艰巨性,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纲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烈的校园舆论氛围。 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体现在公民的自律上。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是使公民从他律走向自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阵地建设。学校要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字方针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主要内容60字方针上墙;要通过学校的传播媒体开辟"好人好事"专栏,及时表扬道德建设中的好人好事。曝光台,及时把道德建设中的不良行为公之于众。评判台,抓住社会和学校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师生发表意见,锻炼师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2、培育和树立道德建设的典型。 要在进一步弘扬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基础上,在本班级、本年段、本学校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道德典型,用身边的事、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让广大师生学有榜样,见贤思齐。 3、做好主题教育活动。 要充分利用各种革命节日、国际性节日和民间传统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结合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行。 (三)选好载体,扎实推进学生基础道德建设。 创建文明学校活动、“文明言行进校园”活动、班团队主题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成年人宣誓仪式活动等等是推进学生基础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在广泛开展这些活动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学生在基础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做到“小一点,细一点,实一点,近一点,新一点”,贴进生活,贴进学生,设计一些新颖而又有效的活动,如“监考缺席考试”、“出勤、纪律、卫生三项评比自报成绩”等;反复训练,使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 (四)认真实践,切实把公民道德建设抓出成效。 公民道德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任务繁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全校学生共同努力,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一要加强政策导向。各科室、各班级、党支部、团委、工会等部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手抓育人水平的提高,两手都要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狠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做到考核教学质量与考核师生的道德素质作为考评全面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师生公民道德素质的考评制度,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使不良的行为得到遏制,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紧密地结合起来。三要抓结合。公民道德建设不能搞“单打一”、“两张皮”,必须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同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同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